A股迎来历史性时刻
A股市场近期再创多项纪录,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!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让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。市场成交量连续突破3万亿,AI算力巨头集体暴涨,三十年期国债期货同步走强,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资金逻辑?更引人关注的是,在这百万亿市值的大盘中,哪些个股正悄然成长为万亿级巨头?
哪些个股冲击万亿市值
在A股百万亿市值的版图中,一批行业龙头正向着万亿市值发起冲击。寒武纪、中际旭创、新易盛等AI算力巨头近期表现抢眼,全部创出历史新高。其中寒武纪市值已接近5800亿,虽然去年业绩仍处于亏损情形,但市场对其未来进步的预期极高。这些科技龙头是否能在未来几年内突破万亿市值门槛?从当前动向看,人工智能、算力等前沿科技领域最有可能孕育出A股首批万亿级公司。
资金流向揭示市场逻辑
A股与国债期货罕见地出现同频共振,表明大量资金正同时涌入股市和债市。专家分析,这些资金很可能来自居民存款搬家。我国居民存款余额高达百万亿,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流入资本市场,都足以推动市场持续走强。需要关注的是,外资也在加速流入中国资产,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的大幅上涨就是明证。这些资金的合力,正在重塑A股的市场格局。
慢牛还是疯牛?市场走向引关注
当前A股涨速明显加快,从4月8日至今大盘涨幅已接近30%,特别是8月以来涨速是前多少月的3倍以上。这种加速上涨引发了市场对”慢牛变疯牛”的担忧。历史经验表明,疯牛行情往往难以持续,最终可能导致市场一地鸡毛。监管层是否会出手引导市场适度降温?投资者应保持理性,避免盲目追高。
结构性行情下的投资策略
与以往全面牛市不同,本轮行情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。即便大盘涨幅可观,仍有大量个股纹丝不动。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非银金融等少数主题成为资金聚集地。在这种环境下,传统”捂股待涨”的策略可能不再适用。投资者需要更精准地把握主线机会,同时警惕市场短期过热风险。万亿级企业的诞生往往伴随着行业变革,找准路线比盲目跟风更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