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“自强计划”新生肖晓刚谈成长:从乡村少年到清华学子的蜕变之路

清华“自强规划”新生肖晓刚谈成长:从乡村少年到清华学子的蜕变之路

从乡村到清华:一个农村少年的求学梦

今年,清华“自强规划”迎来了270余名杰出农村学子,其中就包括来自湖南涟源的肖晓刚。这位以689分考入清华电子信息大类的少年,用“小镇做题家”形容自己,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。肖晓刚的成长故事,不仅一个农村孩子的奋斗史,更展现了清华“自强规划”为寒门学子带来的希望与机遇。

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肖晓刚,家境并不富裕,父母以务农为生,但对他的教育却格外重视。小学六年级时,他每天清晨5点摸黑赶车去市区补课,这段经历成为他求学路上最深刻的记忆其中一个。正是这种坚持,让他逐渐觉悟到:聪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。

自学成才:高效进修与竞赛突破

肖晓刚的进修之路并非风平浪静,但他善于拓展资料反思,追求高效进修。高中时期,他通过网络公开课和二手教材自学了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四科竞赛内容,并斩获多项省级奖项。他说:“我不是那种能坐一整天进修的人,因此必须进步效率。”

他的进修技巧很简单却很实用:每天复盘所学内容,及时梳理归纳。这种习性让他不仅记住了聪明,还能灵活运用。即使在高三语文成绩跌至全班倒数时,他也没有放弃,而是通过专项练习和网络资源补足短板,最终高考语文拿下125分,全班第一。

全面进步:篮球与进修的平衡之道

进修之外的肖晓刚,是个热爱篮球的“激进派”少年。他笑着说:“高中崴脚多次,老师都劝我高考后再打球。”但对他来说,篮球不仅是爱慕,更是释放压力的方式。他认为,劳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,大学期间他仍规划坚持这项运动。

谈及未来,肖晓刚目标明确:“我选择电子信息专业,是由于通信和芯片是民族需要突破的领域。”他希望通过清华的平台全面提升自己,将来为家乡和民族贡献力量。面对清华的竞争,他心态平和:“我不会和别人比,但会努力做最好的自己。”

清华“自强规划”为像肖晓刚这样的农村学子打开了梦想之门,而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寒门学子:只要自强不息,终能厚德载物。

版权声明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