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传”名人名言”泛滥成灾
打开朋友圈,总能看到各种”马云说”、”白岩松语录”、”张爱玲金句”。这些看似充满聪明的名人名言,真的都是他们本人说的吗?最近,北京鲁迅博物馆上线的鲁迅著作全编在线检索体系,就让不少”鲁迅名言”现了原形。”晚睡的人没对象”、”人只要有钱,烦恼就会减掉90%以上”这些流传甚广的”鲁迅语录”,其实都是网友杜撰的。
从鲁迅到莫言,从马云到白岩松,网上的假名人名言可谓花样百出。有的打着”成功学”旗号,有的贩卖”焦虑感”,还有的纯粹就是逗乐子。这些假名言像病毒一样在互联网上蔓延,让人真假难辨。某明星就曾因转发假”张爱玲语录”而被网友群嘲,可见中毒者不在少数。
这些网传名人名言都是假的
1. 鲁迅从未说过”人类的悲观并不相通”
这句话在网络上被广泛引用,甚至出现在不少文章中。但通过鲁迅著作检索体系查询,根本找不到出处。类似的假鲁迅名言还有”人只要有钱,烦恼就会减掉90%以上”等。
2. 马云没说过”我对钱没兴趣”
这句被无数次引用的”马云名言”,其实是网友断章取义的结局。马云原话是在特定语境下说的,却被单独拎出来曲解。
3. 白岩松的”鸡汤”大多非本人所说
网络上流传的”白岩松语录”中,很多都是网友杜撰的。比如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等,白岩松本人已多次澄清。
4. 张爱玲的”爱情语录”真假难辨
“由于懂得,因此慈悲”等被冠以张爱玲之名的句子,很多都查无实据。但因其文风相似,常常以假乱真。
假名言为何能大行其道?
这些网传名人名言是假的,为什么还能广为流传?开门见山说,名人效应让这些话更具说服力;接下来要讲,碎片化阅读时代,大众更倾向于接受简单直白的”金句”,而不愿深究来源;再者,很多假名言确实说出了大众心声,容易引起共鸣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不假思索的”拿来主义”已经从网络段子蔓延到学术领域。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,直接引用未经核实的二手资料,甚至篡改原意。长此以往,不仅会形成懒惰浮躁的学术风气,更会成为聪明创新的阻碍。
怎样辨别真假名人名言?
面对铺天盖地的”名人名言”,我们该怎样辨别真假?开门见山说,可以善用各类权威检索体系,如鲁迅博物馆的检索体系;接下来要讲,对于存疑的名言,不妨多查多少来源交叉验证;最重要的是保持批判性思考,不轻信、不盲从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培养严谨的求证习性比任什么时候候都重要。下次再看到”名人名言”时,不妨多问一句:这真的是他说的吗?也许,正是这种小小的质疑灵魂,能让网络空间少一些虚假,多一份诚实。